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好油與壞油

擷自《吃錯了,當然會生病》書中精華片段,整理如下--

那麼,到底什麼是壞油呢?

第一,氧化過的油。
油只要經過高溫氧化之後,就會產生自由基與致癌物。氧化的油,可能是大家最瞭解的壞油,但卻不是最嚴重的,因為吃大量蔬果與適度運動可以中和它的缺點。下面兩種油就比較麻煩了。
第二,氫化過的油。
植物油在經過氫化的過程中,會產生反式脂肪酸。據統計,美國人早餐常吃的喜瑞爾(Cereal) 裡佔了23%的反式脂肪酸,餅乾含量更高,達37%。市面上許多油炸物都是精製油、氫化油所炸出來的。氫化油的氾濫,遠超乎你的想像,是現代人健康的頭號敵人。
第三,精製過的油。
現代化製油工業,運用高溫、高壓、漂白、除味、去膠質等等方法,把油中的所謂的雜質去掉,而達到精純的目的。如此一來,不但油脂的營養素消失,而且油己變質,與原始風貌大不相同。
第四,用化學溶劑萃取的油。
現代製油工業,用己烷或汽油等化學溶劑,將種子薄片浸泡,因而萃取出種子中的油脂。這種工業己廣泛使用在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等沙拉油的製作過程。
第五,含有人工添加物的油。
現代豬油、牛油、奶油的最大壞處不在它的飽和脂肪,也不在花生四烯酸,而在於油裡所含的人工激素、抗生素、殺蟲劑、農藥、化肥。在陸上動物、養殖魚類、家禽類當中,這些問題都很普遍。
第六,含有環境毒素的油。
由於環境污染,戴奧辛、多氯聯苯、DDT、汞、鎘、砷,都有可能囤積在所有的動物油裡面。人類一旦吃下這些油,也等於高密度吃下這些隱形毒素。許多人喜歡補充魚油與海豹油,用意不錯,但須注意油的產地以及是否有重金屬殘留。

好油與壞油一覽表

分類 油的種類 常見食品 備註
絕對不能吃的油
(壞油)
氫化油(人造奶油、植物酥油、氫化棕櫚油、千年油鍋 薯條、烤麵包、餅乾、蘇打餅、爆米花、油條、鹽酥雞、臭豆腐、炸排骨、炸雞腿、洋芋片、冰淇淋、巧克力 自然界幾乎不存在的,人體不會代謝,是健康的頭號殺手
棉花籽油 餅乾、蘇打餅 有毒,會毒殺精子
最好少吃的油
(壞油)
氧化油 沙拉油大火炒菜超過冒煙點烹調 產生自由基與致癌物
動物性油脂 一般市售的豬、牛、雞、鴨 烹煮前儘量切片川燙去除抗生素與人工激素
化學溶劑萃取的油 市售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等 廠商不會標明油是如何製造的
精製植物油 精製的橄欖油、精製椰子油 有些廠商會標示精製(Refined)
可以吃一些的油
(算好油)
無污染的動物性油脂 有機無毒的豬、牛、雞 多吃蔬果與度運動可抵銷花生四烯酸的缺點
可以多吃的油
(好油)
未精製的初榨植物油 未精製的冷壓苦茶油
未精製的初榨欖油
未精製的椰子油
記得回家冷藏測試
需額外補充的油
(好油)
無染未精製的Ω3、Ω6油 未精製的亞麻仁油 有些人缺乏酵素,吃了比較沒效果
未精製的無污染魚油或海豹油 注意產與檢驗報告
每一種油耐受的溫度不一樣,未精製的葵花油在攝氏一百零七度就開始冒煙變質了,如果拿來炒菜甚至炸排骨,會產生許多毒素。因此,在選用油品之前,必須先瞭解什麼是『冒煙點』。
每一種油的冒煙點(Smoke Point, 介於熔點與沸點之間)都不盡相同,任何油類只要達到冒煙點以上,就會開始變質,甚至起火燃燒。所以我鼓勵大家不管炒什麼都加一點水來炒,因為水分會將溫度拉低到一百度左右,我把這種加點水來炒的炒法稱之為『水炒』。

各種油脂的冒煙點

用途 烹調方式 油品&冒煙點
低溫用油

(107℃)
涼拌、水炒 未精製葵花油(107℃)
未精製紅花油(107℃)
未精製亞麻仁油(107℃)
未精製菜籽油(107℃)
中溫用油
( 150℃~177℃)
小火炒 未精製大豆油( 160℃)
未精製玉米油( 160℃)
未精製冷壓橄欖油( 160℃)
未精製花生油( 160℃)
未精製故桃油( 160℃)
中火炒 未精製芝麻油( 177℃)
未精製奶油( 177℃)
未精製椰子油( 177℃)
高溫用油
(178℃~271℃)
煎炸 未精製酥油( 182℃)
未精製豬油( 182℃)
精製菜籽油( 204℃)
精製冷壓橄欖油( 207℃)
精製芝麻油( 210℃)
精製葡萄籽油( 216℃)
未精製酪梨油( 220℃)
未精製苦茶油( 223℃)
精製葵花油( 227℃)
精製大豆油( 232℃)
精製玉米油( 232℃)
精製花生油( 232℃)
精製椰子油( 232℃)
精製橄欖渣油( 238℃)
精製苦茶油( 252℃)
精製酪梨油( 271℃)

~~~~~~~~~~~~~~~~~~~~~~~~~~~~~


健康第一招:多吃好油 少吃壞油

作者﹕陳俊旭醫師

三種家中需常備的好油

一般家庭的食用油,只要備有兩、三種就綽綽有餘了。

第一,烹飪時用橄欖油或椰子油。橄欖油用來涼拌最好不過,若用來炒菜,則儘量用水炒,讓溫度降下來,勿高過橄欖油的冒煙點160度℃。橄欖油最好選用Unrefined Extra Virgin Olive Oil,也就是最原始的、未精製的第一道壓榨的油。如果要更高溫的煎或炸,就請用飽和性油脂,如未精製的椰子油或未氫化的棕櫚油,在尚未找到理想的飽和油脂之前,可先用未精製的初榨苦茶油來代替。

第二,為增加Ω3的攝取量,建議您不妨補充魚油、海豹油、亞麻仁油。注意如果是魚油或海豹油,一定要來自無污染的海域,或是經過檢驗不含重金屬。素食者則可選用亞麻仁油,在一般的有機食品店都買得到,也可以買新鮮的亞麻仁籽,回家打碎拌在飯菜中食用,也可做成薄餅或混在高蛋白飲料中飲用。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提到的幾種油,是用來補充的,不是用來烹煮食物的。

第三,為了特殊口味的需求,可再額外補充一兩種好油,例如用來調味的芝麻油,味道很香,也很健康。

所以基本上,家裡有這幾種油就非常足夠了,不用再多傷腦筋買什麼大豆油、沙拉油,或是一些標榜含有橄欖多酚的沙拉油。選對了油,日子就可過得既單純又健康。

養成低溫烹調的習慣

油吃得健不健康,和國人的烹調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出國以後都不習慣歐美國家的廚具,在美國,瓦斯爐的最高溫,都還只是我們的中火而已。其實,台灣人喜歡大火炒炸的習慣應該慢慢改過來比較好,因為低溫烹調才是最合乎健康標準的料理方式。

例如,青菜儘量用燙的,不要用炒的。燙一燙之後,橄欖油或麻油拌一拌,灑點芝麻,加一點醬料,就很營養健康,而且保證好吃。如果非炸不可,例如炸油條、炸雞塊,那麼請用未精製的椰子油來炸,如果買不到椰子油,勉強可用豬油代替,千萬別用大豆油、葵花油、沙拉油這些液態的植物油來炸。食品業者標榜他們的大豆油、橄欖油、葵花油、玉米油……可耐高溫炒炸,那是因為已經精製的緣故,原則上我不建議使用。薯條、鹽酥雞、臭豆腐、油條,常使用氫化棕櫚油來炸,雖然耐高溫,但因為含有可怕的反式脂肪酸,所以千萬不要碰。

原則上,我不鼓勵吃油炸食物,若實在克服不了口腹之慾,請務必搭配吃下大量的新鮮蔬果或綜合性的抗氧化劑,例如維他命A、C、E、硫辛酸、OPC……等等,至少可以解解體內的自由基。這是指氧化的油脂而言,若是氫化的油脂,那就沒有解藥了。

辨別好油有訣竅

辨別好油的第一個步驟是讀標籤,問題是廠商有沒有誠實標示,我們無從得知。市售的植物油,不是經過精製,就是經由化學溶劑萃取,所以標榜可耐高溫炒炸。你可以參考第64頁的冒煙點表格,未精製的許多植物性油脂其實不適合高溫烹調。

辨別好油的第二個步驟是聞味道。通常初榨未精製的植物油,應保持原始濃郁的特殊風味,例如橄欖油的橄欖清香,花生油的花生味,麻油的芝麻香,椰子油的椰子香,玉米油的玉米香。但是您實地走訪會發現,很多油脂的味道不見了,或變淡了,這是因為精製後把油脂加溫到240C-270C、30-60分鐘,利用高溫高壓達到除臭除味的效果,所以大豆油的味道聞起來和玉米油、菜籽油、葵花油、椰子油、棕櫚油、甚至橄欖油的味道沒有什麼差別。另外,種子或堅果類在初榨之前通常要先經煮熟或烘培,若烘培過度,通常會有焦味,這樣也不太好。

辨別好油的第三個步驟是看色澤。初榨的植物油由於原始果實的色素和營養素會殘留在榨出的油裡,所以會有獨特的顏色。同樣是橄欖油,但不同產地或不同品種的橄欖所榨出的顏色會不一樣。品質純正的苦茶油、橄欖油、芝麻油、花生油色澤都很深,而且有稍微的混濁感。但是,如果太混濁又不對了,因為橄欖初榨後的殘渣再去用煮沸或化學溶劑萃取的話,顏色就會很混濁,這種橄欖油,通常在歐美會清楚標示為(Pomace),在台灣,就不一定會標示。通常我辨別的標準是,只要沒有標示是Extra Virgin Olive Oil 或Virgin Olive Oil,我就把它視為Pomace。同一個廠牌,通常Pomace的售價只有Extra Virgin Olive Oil的一半。

辨別好油的第四個步驟是冷藏。這只適用於某些初榨的植物油,例如橄欖油。初榨的橄欖油,當橄欖被壓出油的時候,也順便把其他一些成分一起壓榨出來,所以含有水分、葉綠素、維他命、礦物質、橄欖多酚、以及其他種種所謂的「雜質」。把這種橄欖油放進冰箱冷藏,半小時後就會產生霧狀或塊狀的凝固體,甚至整瓶油都由深綠色的液體,凝固成淺綠色、有白色顆粒的固體。不要擔心,這種凝固現象,正是優良的橄欖油的特點,您大可安心食用,非常有益健康。如果橄欖油冷藏後不結成塊狀,您可就要擔心了,因為它可能被精製過了。所以,有雜質的油反而是好油,太精純的反而不好,這一點看法,可能要與許多家庭主婦的看法顛倒了。好油裡面的雜質,是它不耐保存、容易變質的主要原因,所以初榨植物油都要用深色玻璃瓶或鐵桶來裝,以免照到光線產生變質,買回家以後最好也是放進冰箱保存,儘量不要放在高溫的爐台邊。(本文摘自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吃錯了,當然會生病!」一書)◇

(陳俊旭醫師,國立臺灣大學復健醫學系學士、美國巴斯帝爾大學自然醫學博士。通過美國自然醫學、針灸、中藥、復健等四項國家考試,領有美國華盛頓州醫師、針灸師、治療師三張醫療執照。)

~~~~~~~~~~~~~~~~~~~~~~~~~~~

好油&壞油(反式脂肪、氧化油、精製油....),您不可不知!

分類:文章分享
2010/08/02 18:39

「油品」大問題
1..氫化 (反式脂肪酸)
2.氧化 (超過冒煙點烹調)
3.精製 ( 260°C 二大氣壓)
4.化學溶劑萃取(正己烷、汽油)
5.原料發霉 (苦茶籽、花生、芝麻)
6.添加化學藥物、人工香料
7.環境毒素 (戴奧辛、DDT、重金屬)
8.回收油、餿水油
【注意事項】
1.絕對不能吃的油(大壞油): 氫化油(人造奶油、植物酥油、氫化棕櫚油、
千年油鍋)棉花子油
2.最好少吃的油(小壞油):氧化油、動物性油脂、化學溶劑萃取的油、精製植物油
3.可以吃一些的油(不好不壞): 無污染的動物性油脂
4.可以多吃的油(小好油): 未精製的初榨植物油
5.需額外補充的油(大好油):無污染未精製的ω3、ω6 、ω9

家中食用油分為三大類:
 1.高溫烹調用油:
   需要高溫油炸時,要用飽和脂肪酸,可反覆使用,而不致產生致癌物。
 2.中低溫烹調用油:
   進行煎、煮、炒等溫度不超過冒煙點的烹調時,要選擇不飽和脂肪酸。切記這類油絕對不能高溫烹調,以免產生致癌物。
3.保健補充用油
   適時補充保健油營養食品。現代人普遍n-3不飽和脂肪酸不足,例如亞麻仁子油、青紫蘇油、枸杞油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